内容导航:
一、川大一般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是什么时候
6月份报名申请自考毕业论文及答辩,将会在9月份进行答辩,11月出成绩; 12月份报名申请自考毕业论文答辩,在次年3月份进行答辩,5月份出成绩。
但是具体时间需要咨询院校的安排。
按照川大的规定,你这种情况是不能参加答辩的,不过如果你能去川大现场报名点给他们解释的话,仍然有通容的余地。
至于前面那位朋友所说的,不适合四川的情况,更与川大的规定不合。
二、川大一般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是什么时
答:6月份报名申请自考毕业论文及答辩,将会在9月份进行答辩,11月出成绩;12月份报名申请自考毕业论文答辩,在次年3月份进行答辩,5月份出成绩。但是具体时间需要咨询院校的安排。
三、世上最牛博士论文是这样的
推荐
来源:人文精选
编辑:
南风
社长说
带你向最牛的论文答辩人get新技能!
● ● ●
你知道世界上最牛博士论文
长什么样吗?
第五牛博士论文
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
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连载四期。
第四牛博士论文
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实例:萨缪尔森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第三牛博士论文
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实例:Christopher
Sims(克里斯托弗·西姆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SIMS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
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
于是投给了最牛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我检验了其中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
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
第二牛博士论文
没必要长篇大论,千把字足以。
实例:德布罗意是个贵族花花公子,本科历史学专业的,后来实在闲着无聊去读了5年博士,最后交的博士论文是一页纸,还涉嫌“抄袭”。
答辩委员会气得都不想让他答辩。
他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感到很没面子,自己学生毕业不了真耻辱,于是他鼓动了爱因斯坦一起帮着求情:让这小子过了吧,他老爸是法国内政部长,咱惹不起。
那篇“垃圾”论文后来被薛定谔看到了,薛定谔看着这页论文苦思冥想了一个月,发表了量子力学里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的猫也成为最有趣的一只猫。
德布罗意因这篇论文所阐述的观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薛定谔凭借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对量子力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一名普通而不得志的讲师一跃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可以说,一篇1页纸的博士论文成就2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是后无来者。
由此看来,最牛的论文不必象张五常那样连载,一页A4的纸足矣。
不过我想德布罗意要是在中国读博士就惨了,论文因为字数太少,根本连答辩的资格都没有。
不得不说两句:德布罗意幼年即失去双亲,被他的哥哥莫里斯公爵(也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手养大,在他1924年的著名博士论文之前一年,德布罗意就已连续发表三篇论文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至于博士论文是几页纸,这个我还没考证过。
关于薛定谔:薛定谔多才多艺,会4种语言,出过诗集。
另外他于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吸引了一大批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
其中包括后来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
所以,这帮牛人并不一定像人们想象那样传奇,也不能把其成功单纯归结为偶然的因素。
第一牛博士论文
以上例子虽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最牛博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答辩及博士论文发表都应该是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
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
在向剑桥申请学士学位时,因为行文不够规范,而被学校的学位委员会拒绝,摩尔先生利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地位再三为学生的这个学士学位去跑腿,终于成功。
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是在一次大战时,在战营里写成的,仅数万字,叫《逻辑哲学导论》,出版时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因为当时没有人能够读懂他这部天书,因此出版商找到他老师罗素,罗素自告奋勇,成为这部书出版的策划人,并且自以为是地为这部书写了洋洋洒洒的序言。
书终于出版了,但却遭到学生维特根斯坦的一顿痛骂,说罗素根本就没有读懂他的论文,在那里瞎写一气。
罗素听了没有脾气,也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天才人物就有这样的个性。
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
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博士论文里的问题。
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
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
”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
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方式通过了。
● ● ●
1
你可能会喜欢:
被毕业论文毁掉的中国大学生
中国社会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消费社会学”论坛征文
这位博士,把自己十年硕博生涯写成了"研究报告",刷爆了朋友圈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四、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什么时候
答:这个不好说。根据学硕和专硕而定,也根据学校的培养年限来算的。有的是两年,有的三年,有的又是两年半。所以说一个学校一个样。不过时间段就那几个。满三年的学术一般是六月份开始答辩。而有的所谓的两年半在三四月份就答了。望采纳。